第四百四十一章 这是朕的地啊~
所以,朱皇帝也只能挑离京城近一些、能够在一天之内反回京城的地方。 挑来挑去,朱皇帝最后挑中了宁阳县。 在大明两千多个县里,宁阳县的江湖地位是明显要高于其他县的,因为朱皇帝在宁阳县出生,在宁阳县长大,又是在宁阳县举起的反旗,这里可以算是实打实的龙兴之地。 而且,大明朝堂的一众大老们也有很多都是从宁阳县跟着朱皇帝走出去的,比如说执掌国库的刘怀文,五军都督府的刘鹤鸣、耿锐和刘二牛等人。 所以,这宁阳县的江湖地位就变得与众不同——在泰安府和兖州府都有蒸汽机车站的情况下,两府之间的宁阳县也有蒸汽机车站,在泰安府和兖州府都有军队驻守的情况下,两府之间的宁阳县也驻扎了一支团级规模的军队。 比较让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头疼的是,朱皇帝这次跑回宁阳县是微服,根本就没带上皇帝仪仗,甚至连路程都是七扭八歪绕过去的。 也就是说,在朱皇帝他老人家跑到宁阳县以前,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打算去哪儿。 也正是因为如此,地方上的衙门也就没办法提前准备,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被朱皇帝给看了个通透。 最让朱皇帝不爽的就是大明的环境。 自打在孟良崮闹出了声势以后,朱皇帝就一直在努力推动大明的五小工业发展,事实上,五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