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中国瘟疫史
「瘟疫盛作,Si者过半」,疫情传到河南地区,瘟疫大作,Si者十九,灭绝者无数。榆林府大瘟米脂城中Si者枕藉,十三年,夏又大疫,十五年,大疫,十六年,稔,七月郡城瘟疫大作。 公元1639年,崇祯十二年夏,商洛山中瘟疫流行,李自成、刘宗敏的义军将士染病。 公元1640年,崇祯十三年,顺德府、河间府和大名府有大疫,人Si。 公元1643年,崇祯十六年二月,北京大疫,病名叫疙瘩病,大疫,人鬼错杂。薄暮人屏不行。贸易者多得纸钱,置水投之,有声则钱,无声则纸。甚至白日成阵,墙上及屋脊行走,揶揄居人。每夜则痛哭咆哮,闻有声而逐有影。 公元1643年,崇祯十六年八月,天津爆发肺鼠疫:上天降灾,瘟疫流行,自八月至九月十五日,传染至盛。有一二日亡者,有朝染夕亡者,日每不下数百人,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,排门逐户,无一保全。 公元1644年,崇祯十七年,天津督理军务骆养X说,昨年京师瘟疫大作,Si亡枕藉,十室九空,甚至户丁尽绝,无人收敛者。 清朝: 公元1855年,咸丰五年六月,清水大疫。六年五月,咸宁大疫。 公元1861年,咸丰十一年春,即墨大疫。六月,h县大疫。俞樾的《曲园笔记》记载,「同治之初,滇中大乱,贼所到之处,杀人如麻,白骨飞野;通都大邑,悉成坵墟。乱定之後,孓遗之民,稍稍复集,扫除胔骼;经营苫盖。时则又有大